2010年7月14日 星期三

何謂"植牙"及它的歷史由來

顧名思義,植牙就是把牙齒植入人體,替代缺少的牙齒。植入的牙齒來源有兩個,一是把自己別顆牙齒拔出移植到缺損的位置,這種做法並不實用且有諸多限制,我們不在這裡多加敘述;另一種是在牙床內置入人工牙根,是目前最多的做法,這種人工牙根必須具有生物相容性,並不是任何物質都可以製作成人工牙根。

早在1500年前,約西元六世紀,南美的馬雅人,已知道門面缺牙的不美觀,試著在前牙的缺牙區的齒槽骨內"植入"貝殼(Image001),照理講植入異物會造成排斥,但這個出土的馬雅人齒槽骨頭竟然奇蹟似的長在貝殼周圍,牢牢抓住"植入"的貝殼(1),這個結果和現代的植牙相似,雖然1500年前用貝殼就成功了,但我們不建議任何人自己在家裡嘗試,畢竟那時的人們不知道任何消毒滅菌的方法,我們看到的只是運氣好的一個例子。

  Image001



近代的植牙基礎起於1960年代,1952年,瑞典的骨科醫生 Per-Ingvar Brånemark 從英國劍橋大學的一個兔子實驗中發現鈦金屬(Titanium)是可以和生物體結合的,於是他開始了一連串的實驗,發覺骨頭會慢慢長到所植入的鈦金屬棒上和金屬結合,他也為這個現象取了一個名字叫做 "骨整合" (Osseointegration),這個字被牙醫界沿用至今,成為牙科討論植牙成功於否上重要的字。經過多年實驗後,Dr. Brånemark 在1965年決定在一自願病人的口腔內植入第一根鈦金屬人工植牙;雖然約在同一時期世界上還有其他醫生試著把鈦金屬人工牙根植入人體,但Dr. Brånemark 的研究最有系統性和組織性,所以Dr. Brånemark 成為近代人工植牙之父。




參考文獻 (Reference)
1. A Bobbio, "Maya, the first authentic alloplastic, endosseous dental implant. A refinement of a priority," Revista Da Associação Paulista De Cirurgões Dentistas 27, no. 1: 27-3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